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詔令奏議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目錄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韵藻沟渎(易坎为水为丨丨为隐伏礼记李春之月修利堤防道/达丨丨周礼雍氏掌丨丨浍池之禁史记天官书奎曰)
 (封豕为丨丨汉书 召信臣
传为南阳太守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丨丨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家语子路为蒲宰为水备)
 (与其民修丨 (第 23b 页)
诗/四邻竞丰屋我独好丨丨)比室(后汉书杜诗传诗迁南阳太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丨丨盈足)
(时人方于 召信臣
沈约诏执耜暂蹇/则如悬丨丨秉机或惰则无褐终年)夜室(后汉书王符传索物于/丨丨者莫良于火索道)
(于当 (第 18b 页)
(汉书地理志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言圣王在)
(上统理人伦必移/其本而丨其丨也)去末(汉书地理志 召信臣
为南阳太守劝民农/桑丨丨归本郡以殷富越绝书圣主之治)
(左道右术丨丨取实东京赋民丨丨而反本咸怀/忠而 (第 22b 页)
 (则洪波可遏赫皇/灵则丨丨可丨)
(乌葛切止也/塞也又先韵)

韵藻拥阏(史记天官书土与水合穰而丨丨其国不可举事又朝/鲜传真番旁众国欲上书见天子又丨丨不通拥一作)
(雍汉书中山靖王胜传胜曰今臣雍阏不得闻谗言之徒螽生道/辽路远曾莫为臣闻臣窃自悲也李尤屏风铭雍阏风雅雾露是)
(抗/)夭阏(庄子背负青天而莫之丨丨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刘峻辨/命论性命之道穷通之数丨丨纷纶莫知其辩独孤及诗)
(疲民保中和性足无丨丨白居易/春雪诗寒燠苟反常物生皆丨丨)
增单阏(尔雅太岁在卯曰丨丨注单尽阏止也言阳气推万物而/起阴气尽止也淮南子丨丨之岁岁和稻菽麦蚕昌民食)
(五升卯在乙日旃蒙阮籍达庄论伊丨丨之/辰执徐之岁万物权舆之时季秋遥夜之月)提阏(汉书 召信臣
传/迁南阳太守时)
(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丨丨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蓄积 (第 35a 页)
(尽出之国无丨丨亦无困人蔡邕瞽/师赋咏新诗之悲歌舒丨丨而宣郁)畜积(汉书 召信臣
(第 2b 页)
信臣
好/为民兴利躬耕劝农民)
(得其利丨丨有馀白帖课迟速之程事无愆素当丰穰之时所宜/丨丨非有先生论丨丨有 (第 2b 页)
田适治河堤亦成富国
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故谓之中策若乃缮完故堤
增卑倍薄劳费无已数逢其害此最下策也 召信臣
为南阳太守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渠渎起水门
堤阏凡数十处(阏所以壅水/音一曷切)以广灌溉岁岁增加多至
三万 (第 20a 页)
顷民得其利畜积有馀 信臣
为民作水约束刻石
立于田畔以防纷争
关并平陵人为长水校尉(并字子阳/材智通达)王莽三年河决魏 (第 20a 页)
则让曰监掾史某所为也(亭者平/也均也) 召信臣
竟宁中为少府奏请上林诸离远宫馆稀幸御
者勿复缮治共张又奏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戏又宫馆
兵弩什器减过泰半大 …… (第 2a 页)
菜茹覆以屋
(庑周室也茹人/庶切庑音舞)昼夜㸐蕴火待温气乃生(㸐古然字/蕴小蓄也)
(温于/云切) 信臣
以为此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
养及他非法食物悉奏罢省费岁数千万
朱博为廷尉职典决疑当谳平天下狱 (第 2a 页)

召信臣
九江寿春人也以明经甲科为郎
后汉王方中牟名士也鲁恭为中牟令会诏百官举贤
良方正恭荐方章帝即徵方诣公车 (第 3b 页)

秩中二千石
翟方进为朔方刺史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辄举甚有
威名再三奏事(刺史岁尽辄/奏事京师也) 召信臣
为南阳太守为民兴利户口增倍贼盗讼狱衰
止吏民亲爱 (第 2b 页)
信臣
号之曰召父
薛宣为临淮太守政教大行入守左冯翊宣为吏赏罚
明用法平而必行所居皆有条教可纪多仁恕爱利(爱 (第 2b 页)
   兴利
昔大禹之叙九功曰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班固之
述循吏曰所居民富盖夫君子之为政必求所以利于
人而行之也历代而下贤守接武乃能相其土宜以兴

物役始资乎悦使终启于善利或导达沟渎以滋于灌
溉或辟除污莱以繁于稼穑筑堤堨以备水潦疏河漕
以通输运兴铸冶以赡农器造桥梁以济徒涉陶瓦覆
屋以宁室居凿山通道以便行旅皆丰功被于氓庶休
明载于缃简流风馀烈没而不朽其古之良二千石者
汉召信臣
为南阳太守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
水门堤阏凡数十处(阏所以/壅水)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 (第 1b 页)
三万顷民得其利畜积有馀 信臣
为民作均水约束(言/用)
(之有次/第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分争禁止嫁娶送终奢靡
务出于俭约府州县吏家 …… (第 2a 页)
作为事
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以示好恶其化大行郡中莫
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
亲爱 信臣
号之曰召父荆州刺史奏 (第 2a 页)
信臣
为百姓兴利
郡以殷富赐黄金四十斤
后汉文齐广汉人王莽末益州群夷起兵杀郡守以齐 …… (第 2a 页)
(之是/也)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
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 召信臣
故南阳为之语曰前
有召父后有杜母
鲁丕为赵相迁东郡太守丕在二郡为人修通溉灌百
姓殷富
任延为武威太守 …… (第 3b 页)
杜预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修 召信臣
遗迹激用滍
淯诸水以浸原田万馀顷分疆刻石使有定分公私同
利众庶赖之号曰杜父
孔愉为会稽内史句章县有汉 …… (第 7a 页)
也)秋冬课收敛益
畜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菱芡也芡鸡头/也劳来劝勉也)
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召信臣
为南阳太守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 (第 18b 页)
杜诗为南阳太守脩治陂池时人方于 召信臣
故南阳
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贾琮为交趾刺史先是屯兵反执刺史有司举琮为刺
史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 (第 3a 页)
   遗爱
仲尼之称子产曰古之遗爱班固之述循吏曰所去见
思夫君子之为政也仁爱深矣故其恩德沦于骨髓风
烈播于弦咏攀辕遮道而惜其罢去号呼啜泣而形于
恋慕以至邀车驾而愿借留守关门而求代罪取其姓

以名子避其名以易官申奉祠之礼脩服丧之报致恭
于丘墓怀德于息裔自非明允惇笃宣慈惠利以济众
救物为任者亦何以及兹盖桃李不言而下自成蹊非
可驱而致之也已
周召公奭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
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
公卒而民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
之诗

汉文翁景帝末为蜀郡太守仁爱好教化终于蜀吏民
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 召信臣
九江人为上蔡令其治视民如子后为南阳太
守其治如上蔡吏民亲爱 (第 2a 页)
信臣
号之曰召父元始四年
诏书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蜀郡以文翁九江以召
父应诏书岁时郡二千石率官属行礼奉祠 (第 2a 页)
绳索之相属也犹今言)
(续索矣属/之欲切)课更以最帝繇此愈奇宽
朱邑为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 召信臣
为南阳太守迁河南太守治行常为第一
陈立为天水太守劝民农桑为天下最
尹翁归为右扶风盗贼课尝为三辅最
(第 13a 页)
舒桐乡啬夫廉平不
苛以爱利为行(仁爱于人/而安利也)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
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 召信臣
字翰卿九江寿春人以明经甲科为郎出补榖
阳长举高第迁上蔡长其治视民如子所居见称述超 …… (第 2b 页)
中举最当迁
(以课最而被举故/一迁而为他官也)三老官属上书愿留赣有诏许增秩
(依许留而/增其秩) 召信臣
为榖阳长举高第迁上蔡长
后汉杜诗为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
鲁恭为中牟令在事三年州举尤异 (第 21a 页)
于公(定国/之父)为县狱吏郡中为之立生祠号曰于公祠
文翁为蜀郡太守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
召信臣
九江人为南阳太守九江郡二千石岁时率官
属行礼奉祀 (第 3a 页)
信臣
冢而南阳亦为立祠平帝元始四年
诏书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蜀郡以文翁九江以 (第 3a 页)

应诏
段会宗为西域都护病死乌孙中城郭诸国发丧立祠 (第 3a 页)
  陂二
增皇览曰楚大夫子思造芍陂 淮南子曰孙叔敖作
期思之水灌雩娄之野期思即芍陂也 水经注云淝
水东北径白芍亭下东注为湖故名芍陂 九域志曰
鸡陂在苏州齐门外吴王畜鸡城也 战国策曰荆轲
奉燕督亢地图以献秦王督亢陂在涿州其地沃美
原史记曰高祖母曰刘媪常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增汉书云江都王建游雷陂使郎二人乘小舟入陂中
船覆两郎溺攀舟乍见乍没建临观大笑注曰即雷塘
也 通典曰汉元帝建昭中 召信臣
为南阳太守于穰
县南造钳卢陂开六石门以节水势杜诗为守复修其
业民歌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汉书曰汝南旧有 (第 3a 页)
年乙卯)至元鼎六年(庚/午)百三十六岁
而儿宽为左内史奏请穿凿六辅渠以益溉郑国傍高
邛之田 汉书曰 召信臣
迁南阳太守好为民兴利躬
劝耕农出入阡陌令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
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 (第 13a 页)
郡多盗贼授萧育为太守上以育耆旧名臣
乃以三公使车载育入殿中受策加赐黄金二十斤育
至南郡盗贼断迹 又曰 召信臣
(第 9b 页)
翁卿
迁南阳太守
躬督耕桑岁增三万顷吏人亲爱号曰召父荆州刺史 (第 9b 页)
信臣
为百姓兴利郡以殷富赐黄金四十斤迁河内 …… (第 9b 页)
黄老言治官民好清
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细苛黯多病卧阁内不
出岁馀东海大治 又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 召信
等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祠 后汉
书曰何敞迁汝南太守敞疾文俗吏以苛刻求当时名
誉故在职以宽和 …… (第 10a 页)
爱民役造作木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又修治陂池广拓田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 召信
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又曰沈丰
为零陵太守为政慎刑重杀爱民养化罪法辞讼初不
历狱嫌疑不决一 …… (第 14a 页)
脩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遂铭刻石字令民知常禁又训令蚕织为作法制)
(皆著于乡亭堤汉书云 召信臣
迁南阳太守开通/沟渎起水门 阏凡数十处以广灌溉民得其利) 兴
鸿郤陂 立新丰塘(续汉书云邓晨为汝南 …… (第 30a 页)
风皆)
(先生始也当以肇/脩人纪之功归之) 旧迹新渠(翰苑新书云东都事略/赵尚宽知唐州按图记)
(得 召信臣
故迹复三大陂皆溉田万馀顷废田尽为膏/腴仁宗下诏褒美王安石作新田诗苏轼亦作新渠诗)
(五/章) 飞桥无 (第 55a 页)
 史记曰西门豹为邺令会父老问民所疾苦禁巫祝
为河伯取民之女为妇凿渠十二灌溉民田到今皆得
水利 汉书曰焦延字子贡为小黄令以伺候先知奸
邪盗贼不得发爱养吏民当迁三老官属上书愿留延
有诏许之 又曰萧育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而漆令

郭舜殿见责问育为之请扶风怒曰君课第六裁自脱
何暇为之左右及罢传召茂陵令诣后曹当以职事对
育径出曹书佐随牵育育按佩刀曰萧育杜陵男子何
能诣曹也遂趍出欲去官明旦诏召入拜为司𨽻校尉
育过扶风府门官属掾吏数百人拜谒车下 又曰
信臣
以明经甲科为郎出补谷阳长举高第选上蔡长
其治视民如赤子所居见称述 东观汉记曰周泽为
渑池令奉公克己妻 (第 9b 页)
(后汉书/明帝论)
 尽心奉职(东观汉记云周荣传曰荣为/尚书令尽心奉职不敢怠) 增出入阡
(汉书云 召信臣
(第 37a 页)
翁卿
为南阳太守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耕劝农出入阡陌止舍)
(离乡亭稀/有安居) 原不入内 (第 37a 页)